留园面积约2.3万平方米,相比同为中国四大名园,占地564万平方米的承德避暑山庄,留园显得精致不少。作为四大名园中最小的园林,留园最令人惊叹的是其极其巧妙的建筑空间艺术处理,至今仍有不少园林爱好者、园林设计者前往观摩学习。虽然总体观感上不及拙政园大气,但只论园林设计,留园堪称“吴下名园之冠”。
万历二十一年(1593年),曾任太仆寺少卿、工部营缮主事的徐泰时开始修建留园。当时拙政园已建成数十年之久,清雅简朴的风格颇受苏州士大夫阶层关注。但作为工部官员的徐泰时追求的是携贵族之气,又无皇家风的园林。资金充足又有建筑设计基础的徐泰时为留园的定下了高姿态基调,彼时名为东园。嘉庆二年(1797年),告病还家的原四品汉臣刘恕从徐家后人购得已经荒废的东园。他花了数十年的时间,将东园修复并改造升级,如今以山水见长的留园中部便是刘恕的得意之作。当时东园早已更名为寒碧山庄,但苏州人只称之为“刘园”。又经数十年,湖北布政使盛康买下此园作养老之用,并改其名为留园,一是纪念原主人,而是取“长留天地间”之意(园内至今留有“长留天地间”的石牌匾)。盛康只建了楠木厅与林泉耆硕之馆,其他保持原貌。一直到1954年国家修葺园林,留园布局都保持着相对完整,我们也得以看到这历经数代人创作的园林精品。
上海干磨工作室 虽然在四大园林中面积大小垫底,但相比普通园林,留园的规模依旧庞大。值得注意的是,留园的园林面积几乎是住宅区的两倍,这与常见古典园林设计比例是截然相反的。因为一旦园主经济困难,园林便是首要抛弃点。建在园林中的楼阁数目并不少,可见当时留园的园林使用率不低。这样的园林能得到众多园林设计者的认可也就不足为奇了。整个园区主要分为中、东、北、西四个景区,相互间有白墙相隔,又通过空窗、漏窗、洞门等相互渗透。即使只是留园的入口处,其艺术处理便不同凡响。曲折的走道长达50多米,通过空间大小、明暗的设计,营造出三收三放的节奏感。游客到达“绿萌”处时,望着秀丽园景,会有“千呼万唤始出来”的感慨。
中部山水景区
当游客站在“绿萌”处,窗外便是主打山水景观的中部区域,即留园的核心。园区内的建筑基本位于东南面,与西北方向的假山形成呼应,是江南园林典型的“南厅北山,隔水相望”的模式。南侧中部便是主要建筑涵碧山房和明瑟楼,两者组合形成船舫,完美地弥补园区没有石舫的缺憾。涵碧山房朝北,可见远处西北山水风光。当时徐泰时邀请名匠周时臣,仿大峪山之豪迈而做出这西北假山群。假山延绵有势,顶部略平。假山上设有一尖顶小亭,削弱了假山的平庸感,犹如画龙点睛。水池中部小岛名为“小蓬莱”,通过紫藤廊架连接东南、北两岸,使其形成狭长水池、小庭院水池风景各异的两部分。明清时紫藤廊架原为平桥,以符合江南常见的“纤桥”造型,现设计其实引起过不少争议。但小蓬莱确实丰富了园区景色,不少游客都会在此拍照纪念。
东部庭院景区
东部园区与中部通过漏窗墙隔开,两边景色相互渗透,堪称经典示范。东部主要有五峰仙馆区、石林小院、还我读书处、冠云峰区共四处庭院构。此处建筑密度较大,走廊与建筑完美融合,围合了所有庭院。回廊、爬山廊、曲廊等共700多米的走廊将每个景点都串联了起来,廊柱延伸了室内的空间,达到室内外空间交融的境界,展现出中国古典园林设计的最高水准。
因为庭院面积都不大,游客的关注点一般会集中到庭院中的假山和置石上。当年周时臣设计完中部园区的假山群后,认为只有“瑞云峰”才足以与之匹配,便将这名满江南的太湖石弄到了东园。后几经辗转,现瑞云峰位于苏州第十中学,而东部庭院明星则变成了刘恕后来运来的冠云峰。冠云峰雄伟高大,壁立当空,相当引人注目。为了烘托冠云峰,旁边还有两块太湖石作为陪衬,分别名为瑞云峰(不是苏州第十中学那块)和岫云峰。这三块太湖石也被人们称为“留园三峰”。
北部田园景区
上海干磨工作室 北部园区原是主人作为农田、村舍之用,在解放后成为果树区,现如今是盆景区。此处较为简洁,与东部庭院形成鲜明的对比。两区之间有一小院落作为过渡区域,可见设计者的心思缜密。因而经过高密度的东部庭院,游客能对淳朴的田园风有较高的宽容度,倍感清新。
西部山林景区
西部山林是一派遮天蔽日,漫天叶香的山林郊野之景。此处少有建筑,更无湖石,有的只有徐徐小溪、两岸树木交错,颇有世外桃源之感。如此自然幽僻的环境,竟与设计出彩的庭院共处一园,着实令人意外。
留园的设计犹如一首唯美的乐曲,起伏、高潮、结尾的设计令人印象深刻。建议游客按照本文的小标题顺序游览留园,会获得最佳的视觉体验。
信息参考
留园门票:
55元/位(4月16日—10月30日)
45元/位(10月31日-4月15日)
开放时间:
07:30-17:30(3月21日-10月31日)
07:30-17:00(11月1日-次年3月20日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