虎丘位于苏州古城西北处,虽是一座海拔仅34.3米,占地约20公顷的小山,却素有“吴中第一名山”的美誉。其原名为海涌山,相传吴王阖闾(吴王夫差之父)葬于此,后有白虎蹲踞其上而被改名虎丘,不过也有不少古人认为虎丘是因为形似蹲虎得名。无论如何,虎丘自古以来便是苏州人的休闲圣地,逢年过节热闹异常,在历代文人的诗词中皆有相关记载。当年为便利苏州水陆交通,白居易组织开凿了西起虎丘东至阊门的山塘河,可见虎丘当时的知名度。如今不少媒体宣传虎丘时常用苏轼的“尝言过姑苏不游虎丘,不谒闾丘,乃二欠事”,但其本意是想用虎丘名气来贴金当时的岭南太守闾丘公显,与“不到长城非好汉”等可谓意图迥异。
虎丘历史悠久,拥有不少人文景观。最为著名的为虎丘塔与剑池。其他高人气景点还有真娘墓、试剑石、千人石等。
虎丘塔
虎丘塔始建于五代后周显德六年(959年),两年后竣工,迄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。虎丘塔高47.7米,是整座虎丘山最为显眼的存在。以往想要游览虎丘的人,上山前甚至未抵达苏州便能看见该塔,所以民间一直有“先见虎丘塔,晚见苏州城”的说法,虎丘塔也成为了古城苏州的象征。虽然历史上曾遭遇多次火灾,但其多年来屹立不倒,不过砖身木檐的结构也决定了其顶部的木檐已多次损毁重筑。
上海干磨工作室 虎丘塔能在全国乃至世界闻名,最大的原因不是历史悠久,而是在于其“中国的比萨斜塔”的称号。不同于比萨斜塔在工程开始后五年(1178年)便逐渐倾斜,虎丘塔是在明末,即竣工600多年后开始向西北倾斜。其塔顶中心现偏离底部中心约2.3米,最大倾斜度达3゜59’。1956年,为保护虎丘塔,相关部门通过铁箍灌浆的办法对其进行加固修整。
上海干磨工作室 塔共七级八面,每面都有一扇门。内部有八个外墩和四个内墩作为支承,同时又有两层塔壁,仿佛大塔罩小塔。塔内由外墩、回廊、内墩和塔心室构成,具有明显的唐宋建筑风格。出于对虎丘塔的保护,景区现已禁止游客登塔,这点与比萨斜塔也有所不同。
剑池
如果游客从桥上往池面看,其宛若宝剑的造型确实不愧剑池之称。剑池能成为虎丘的热门景点,其各类历史传说功不可没,但考证难度极高。流传最广的说法是当年吴王阖闾便埋葬池底,因墓内有扁诸、鱼肠宝剑三千把殉葬得名。历史上不少文人墨客曾到访此处,现存有相传是米芾的“风壑云泉”、周伯琦的“剑池”等多位著名书法家作品。
上海干磨工作室 有趣的是,剑池在近年来曾被抽干过池水,底部北端有一三角形口,是民间俗称的阖闾墓入口。该口被三块矗立的长方形石板挡住,材质与池壁周边岩石确实有明显的区别。但出于对旁边虎丘塔的保护,相关部门至今没有进行相关的开掘工作。
真娘墓
真娘名为胡瑞珍,与中国名妓苏小小齐名,被誉为“香魂”。早年父母双亡,真娘在安史之乱时随亲戚逃亡至苏州,但不幸流落至青楼。虽为青楼女子,但真娘卖艺不卖身,其绝美芳华在苏州名噪一时。当时尚有几分正气的富家子弟王萌祥想娶她为妻,但真娘以幼年已做婚配为由拒绝。王萌祥后来重金买通老鸨想留宿真娘处,真娘为保贞洁而自尽。王荫祥得知后大为震撼,厚葬其于虎丘,并发誓永不再娶。历代文人墨客路过此处都多有感慨,例如著名诗人白居易、刘禹锡、李商隐分别为其创作了《真娘墓》、《和乐天题真娘墓》、《和人题真娘墓》。如今的真娘墓建于1745年,是海陵文人陈铁坡在虎丘游玩时寻得墓碑残片后重建的。为保护墓碑,陈铁坡加盖了小亭。如今的真娘墓较为整洁,可见景区修复、保护工作到位。
试剑石
该石头如同被宝剑劈开一般而得名。一是传说吴王阖闾得到干将所献的“莫邪”剑后在此挥剑劈石;二是说秦始皇挖掘获得阖闾墓中的扁诸、鱼肠宝剑后,在此处试剑。实际上,这块石头是一种压实固结的火山碎屑岩,经过多年风化作用后裂为两半。
信息参考
门票:
上海干磨工作室 60元/位(4月16日~10月30日)
40元/位(10月31日~次年4月15日)
上海干磨工作室 开放时间:7:30-17:30 (5月1日-10月7日);7:30-17:00(10月8日-4月30日)